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二三线啤酒品牌如何“筑墙御狼”

2009/3/30 10:39:44 来源:华夏酒报

   当前,啤酒行业的特点是“资本驱动,品牌整合”。

    尽管当前的金融危机放慢了啤酒巨头整合行业的步伐,但行业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可以预见的是,金融危机虽然没有见底,但其见底只是时间问题。

    金融危机结束后,巨头们会以更加强悍的资本来迅速整合二三线啤酒品牌。因此,二三线品牌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苦练内功,强化自身优势,并将这一优势转化为企业较长时期的竞争优势。

    时下,啤酒二三线品牌企业有以下几种表现:

    ★悲观失望,坐等外来品牌收购或兼并,把大品牌视为洪水猛兽,不可战胜。

    这种情况在某些三线品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如此悲观的结果只能是加快自己的死亡速度。

    这类企业是没有前途的,其最终在资本市场也是不被看好的。被大品牌兼并或收购的前提是它有足够的影响力,大品牌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低成本的扩张。而悲观失望的企业,其市场会加速衰退,品牌建设更是无从谈起。

    ★继续做强做大,希望通过资本的介入(合资)来弥补资金的不足,以实现走向全国,走入行业前列的目标,但由于自身体制或其它原因,一直未能如愿。

    这样的企业,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两个:要么萎缩为区域王;要么成为前三名。

    一般情况下,这类企业希望自己做得更大一些,需要在资本、品牌、渠道等多方面体现出综合竞争力,只有在做大方面走不通时,才会被迫回来走“区域王”的路子。

    ★区域性三线品牌,依靠价格优势和农村市场优势及地方保护,在自己的地盘建立起了相当的影响力。但随着行业的进一步集中,低价格和农村市场优势都成为其调整产品结构的拖累。

    这类企业的命运只有两个:要么是大部分企业倒闭(或沦为代工及其它);要么是部分优秀的企业迅速建立自己的优势,成为未来的“区域王”。

     坐着等死不是这部分企业的风格(事实上,主动缴械的可能性也不大),和巨头们的这场战争是迟早都要打的。主动进攻肯定是不予考虑,剩下的只有防御。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