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乳品企业:玩概念反被概念玩(3)

2009/5/16 15:37:00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谁来约束

  解抗剂有害,“有抗奶”同样有害。对于牛奶中抗生素的危害,是国际上的共识,我国也早在2001年开始,实施“无抗行动”。2001年9月,农业部发布《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行业标准,对生鲜牛乳的卫生指标要求中除汞、六六六、滴滴涕外,又增加了砷、铅、铬、硝酸盐等11项限制指标,并明确了“抗生素不能检出”。

  本次公告中同样要求,奶畜养殖者、生鲜乳收购者和乳制品生产企业要严格执行《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规定,禁止销售、收购和加工尚在用药期和休药期内,不符合法规标准的生鲜乳,确保乳品质量安全。

  三令五申要求牛奶无抗,是因为含有抗生素的牛奶,危害严重。对于消费者来说,食用了含有抗生素残留的牛奶,会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如果长期服用含抗生素的牛奶,不仅会抑制人体肠道中正常的敏感菌群的生长,还会导致人体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由于牛奶中的残留抗生素不会在加工过程中破坏或分解,因此无抗牛奶必须从原奶环节抓起。

  除了危害健康,“有抗奶”还反映了原奶质量差、奶牛养殖者缺乏诚信的现象。专家指出,奶牛生病,才需要使用抗生素,我国明文规定,注射过抗生素的奶牛5天内所产的牛奶都不允许出售食用。但如果奶牛常常生病,就会严重影响产量,有些饲养户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未按国家规定操作,向乳品生产厂交售含有抗生素的牛奶,如果没有检测,消费者必然在喝奶的同时喝下药物残留。

  不允许宣传“无抗奶”了,那么是否意味着我国对牛奶抗生素控制已经完善?没有数据可以支撑这一观点。同时记者了解到,当前国家对于牛奶的收购、生产等过程中,对于抗生素的检测,几乎是一片空白。在GB6914-86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中,没有要求进行抗生素检测;GB5408.1-1999巴氏杀菌奶和GB5408.2-1999灭菌奶两个产品标准中,也没有要求进行抗生素检测。光有“抗生素不能检出”的规定,却没有实际的测试程序,这使得有抗奶缺少约束和监管,牛奶无抗只能靠企业和奶农的“自觉”。

  取缔“无抗奶”宣传之后,迫在眉睫的是尽快建立第三方的权威检测机构,专家建议,鉴于目前国内牛奶“无抗”短期内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当进一步推行原奶收购的优质优价,将检测手段和市场手段相结合,使有抗奶逐渐被市场淘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