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江西大余县质监局积极构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2010/4/20 15:44:58 来源:中国食品饮料网

    近年来,江西大余县质监局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监管网络、监督责任机制。该局连续3年为赣州市质监系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先进单位。今年第一季度,该局对食品产品进行抽样送检,产品合格率达97.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8个百分点。

  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切实负起责任。为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和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来,大余县质监局每月定期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对《食品安全法》的重要条款进行摘要、宣传,以引起地方党委、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经过政府和各个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该县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由原来5家发展至现在的40家。

  食品安全监管落实到位与否,体制是关键。在建立长效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方面,大余县质监局极力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自律”联动监管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级监管网络。目前该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各乡(镇)、村积极响应,全县11个乡镇聘请了协管员22名,105个村聘请了食品安全信息员115名(信息员主要由村支书或村主任担任),初步形成了以县政府、镇政府为主的“两级政府”和以县食品安全领导小组、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村食品安全信息员为主的“三级监管”网络。

  要营造和谐食品安全氛围,必须树立企业的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该局采取“查处与引导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坚决制止一切违法行为,引导和帮助企业依法办理生产许可证,规范生产行为。他们坚持每月巡查,将《食品安全法》宣传资料发放到每一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主的手中,宣传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有关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有效巡查,企业的守法意识明显提高,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基本能够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严格对原材料进行把关,坚持按标准生产,对产品实行出厂检验;小企业、小作坊经过前期整改,进一步规范了进货验收和食品添加剂使用登记等制度和台账。大多数企业业主的生产经营意识、产品质量意识、法律法规意识、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普遍增强。

  为了抓好小作坊模式转化,发展壮大食品产业,该局选择了具有一定的规模,发展前景可观的小企业,因势利导,确立了“选准一个项目,制定一个标准,打造一个品牌,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产业帮扶工作思路,进行“公司+农户+标准”方式进行模式转化。整治前,大余县烫皮加工小作坊有23家,年产量8.5吨。整治后,通过模式转化,23家小作坊整合成两家龙头企业,农民加工户成为了大型烫皮生产企业的原料生产“工厂” ,烫皮业已成为当地的一张靓丽“名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