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代表关注:食品安全大于天 监管不能“打酱油”

2012/2/14 9:32:38 来源:新浪网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瘦肉精”余温仍在,“牛肉膏”又粉墨登场,“染色馒头”话题正浓,“毒豆芽”又成焦点,……一连串事件引发民众对中国食品安全的质疑和恐慌,中国的食品到底怎么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食品安全工程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它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食品安全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

  2012省两会上,食品安全再次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困境】

  饮食难安下的民生之“痛”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牵动着广大老百姓的神经。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公共问题,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

  保障食品安全,政府重拳频出。但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让普通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的焦虑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到底什么能放心吃?

  互联网上,曾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段子:【中国老百姓一天的生活】“早上喝一杯三聚氰氨牛奶,吃两个染色馒头,夹一根瘦肉精火腿肠,切一个苏丹红咸蛋,中午买避孕药喂的鱼,毒豆芽、膨大西瓜,回到豆腐渣房子里,开一瓶甲醇勾兑酒,吃一串加了止泻药的麻辣烫……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国人通过食品进行化学扫盲” 尽管这有一点夸张,却也道出了其中的尴尬和无奈,以至于很多公众谈“化”色变,在某种程度上也告诉我们,当前制假售假行为的猖獗。

  如今,在新浪微博上,输入“食品安全”,可以得到超过357万条的微博。在2011年两会期间网站所做的“你最关心的两会议题”调查中,食品安全话题也是名列榜首。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