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素面朝天”,安全才能落地

2012/4/9 9:04:19 来源:浙江在线

 近日,卫生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函,根据之前公开征求55种食品添加剂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意见的情况,并经组织专家审核,拟撤销38种食品添加剂,向社会征求意见。

  这38种食品添加剂功能繁多,有着色剂、膨松剂、增稠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甜味剂、乳化剂等等。令人格外关注的是,其中有17种为着色剂,茶黄色素、茶绿色素、柑桔黄、黑加仑红等位列其中。于是有人担心,今后某些食品的颜色可能会变单调,比如冰激凌本是白色的,市场上的冰激凌五颜六色,都是着色剂打扮出来的。一方面,长期吃含有着色剂的食品对健康会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不用着色剂,食品卖相难看,甚至有可能抑制某些人的食欲。那么,要“粉妆玉琢”还是要“素面朝天”?

  这里边其实体现了微妙的社会心理。假如在食不果腹的饥荒年代,吃饱是最高目标,食物既不丰富也不充足,谁还有心情去计较它好看不好看。如今温饱的生存问题解决了,首先“发展”的便是对食物本身的需求标准,要求色艳、香浓、味美。而在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这色香味的需求却是被欺骗性地“满足”的。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既然用添加剂这一法宝低成本就能够达到“高标准”,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也不会受罚,“低量”添加变“大量”添加反正也无人管,于是,“粉妆玉琢”的食品便大行其道。商人不要脸,却恰好满足了顾客要面子的心理,这样怪诞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不能不说社会病了。正如弗洛姆所说,“数百万人都有同样的恶习,这并不能把恶习变成美德;数百万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这并不能把错误变成真理”。

  要改变这恶习,要纠正这错误,首先在于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只有绝大多数消费者“觉醒”了,能够自觉抵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食品,用脚给那些添加剂打扮出来的光鲜食物投票,才能从源头上斩断需求。要做到这一点,政府的责任同样是不可推卸的。买了一本由卫生部发文推荐的名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书,广告语为“这是一本让中国人多活5~10年的书”,但遗憾的是,翻遍全书,找不到有关食品添加剂的只言片语。

  正是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这次卫生部拟撤销38种食品添加剂,意义非凡。它从政策层面引导公众走出以貌取物的消费误区,讲了真话,办了实事。虽则公众看惯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这项政策将来实施效果的担忧普遍存在,怕它最终也可能跨入“监而不管”的怪圈,但至少它撕去了一些妖怪食品的伪装,明确了让一部分食品回归本来面目的规范。病从口入,安全第一,一定意义上,把守住这个“口”,也就把守住了食品安全问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