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托马斯·汤普森:中国该如何保证食品安全(2)

2012/5/7 10:53:41 来源:投资者报

    封锁消息的结果是,不断有人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抓,也不断有人继续造假。消费者在媒体报道食品安全问题出来之前依然无所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政府质检部门不作为

    有太多的行政管理机构试图去强制执行重叠和冲突的行政法规。

    例如,商务部负责监督猪肉屠宰场,而牛肉和家禽屠宰场则由农业部负责。各个地区对可接受的食品添加剂的水平认定说法不一,很多省级政府往往忽视中央政府的法令指示。真正能引起重视的,可能只有那些因食品中毒而试图寻求正规的医疗保障的少数患者。

    2009年,即三聚氰胺牛奶丑闻发生后一年,中国通过了一部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并在北京建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一个能够协调五部委的强大机构。但是,中国的保障措施和强制执行法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缺乏资金,必要的受过严格训练的监管人员远远不够,并且这些监管人员的工作态度也值得怀疑。

    更重要的是,中央政府能做的似乎只有这么多。地方政府官员负责监督本地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但是他们同样也面临着以鼓励商业活动带来税收收入的压力,有些公司甚至以邀请当地官员私下里成为其公司的合作伙伴,来作为其政治保护的回报。

    食品源头无保障

    混乱的监管、法规的缺失使得很多城市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追溯到农场。农民依赖化学品来增加产量和抵御害虫。美国农业部指出,中国是每公顷使用化肥比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中国农民使用很多毒性大的农药,其中包括一些在美国已经被禁止的农药。2005年,美国农业部发现在中国只有6%的农产品被认为是安全的。许多农民经常使用抗生素这样非常危险的手段来控制牲畜的疾病。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农场与餐桌间距离的加大也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因为中国缺少一套完整的冷冻、仓储和零售综合链,致使污染一直呈上升趋势。

    高度分散也不利于中国的食品供应体系的建设。全国注册过的食品生产企业约有50万家,但其中80%是企业员工少于10人的小作坊。另外,200万农民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就将食品直接投放到市场。这也是为什么追踪有毒牛奶来源如此之难的原因所在:奶制品从数千的收奶站获取原料奶,而这些原料奶直接来源于平均每人拥有不多于三头牛的农民之手。

    政府应更关注公民健康

    这些原因或许可以迷惑那些没有在中国生活过的人们,认为中国的食物丑闻不会影响到他们。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其每年向美国出口的产品价值约50亿美元。

    虽然超市里的标签可能不会显示它的产地,但中国制造的产品出现在美国餐桌上的比例正逐年增长。美国人喝的苹果汁,吃的罗非鱼、鳕鱼或水蜜桃罐头、蘑菇、菠菜、大蒜等食物都有可能来自中国。而且,这些食品也许没有经过测试: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指出,从中国进口的食品中仅有1.5%进行过检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