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8家米线黑作坊被取缔 米线包装将升级

2014/10/31 11:00:42 来源:云南信息报

  检查行动

  5个多月时间,云南排查整治米线生产加工小作坊2053家,取缔“黑作坊”8家,责令223家米线加工小作坊实施整改。昨日,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上述情况。

  抽查米线合格率为88.28%

  昨日,省食药监局通报,自今年5月开展以来,检查获证米线生产加工企业42家,排查整治米线生产加工小作坊2053家,取缔“黑作坊”8家,责令223家米线加工小作坊实施整改。对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产品质量检验不合格的114家米线小作坊依法查处。抽查米线产品905个批次,不合格106个批次,合格率为88.28%,不合格批次样品多为小作坊生产加工的米线,在这些米线中,检查出焦亚硫酸钠、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铝、铅、镉重金属含量超标;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等超标。

  将出台新的米线地方标准

  “我们修改、制定了新的米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据云南省食药监局副局长刘本军介绍,新标准已进入最终修订阶段,即将向社会公示。

  “新的地方标准,总的来说,对米线的生产销售管理,更加严格。”刘本军说,新标准中,米线不再分即食、非即食,同时,还增加了镉、二氧化硫残留标准;鲜米线不准添加食品添加剂;不允许使用回收米线加工米线等。

  “除了源头把控,在消费流通环节,我们要求米线"穿衣上市"。”据刘本军介绍,自今年10月15日起,云南米线实施“禁裸令”,全面禁止无预包装、无标签标识的米线进入消费流通环节。目前,云南市场上的米线,95%以上都有完善的标签标识和规范包装。“我们将建立健全米线监管长效机制,努力打造云南省米线品牌形象。”刘本军说道。

  走访回应

  米线“禁裸”后,市民认为包装不保鲜,昆明市食药监局回应:

  米线包装将升级满足保鲜卫生

  米线“小袋装”不受宠

  米线“禁裸令”在昆明实施已半月,记者从一些米线摊贩那里了解到,虽然现在米线有包装袋和散装塑料筐盛放的两种选择,但消费者大多数还是喜欢散装的,比如300克或500克的袋装米线相对不受欢迎,为何?

  “市民吃米线吃多少买多少是传统习惯,换成包装的有点不适应;另一方面他们觉得包装后米线被捂住,可能会不新鲜。”在和平村女人街附近的菜市场,正在给客人称米线的王大妈表示,“就像你把刚刚煮熟的米饭用塑料袋捂住,放上几个小时味道就不好。”

  昨日中午在王大妈的米线摊点上,三大筐米线用保鲜膜覆盖住,上面的标签显示生产商为宜良县匡远镇和鑫米线厂,生产日期也是当天的。记者观察发现,顾客大多购买1~3元之间的米线量。对于装米线的白色塑料筐,一些顾客表示看起来更卫生,可以接受;但是也有人认为,原来的竹箩筐沥水性更好,现在塑料筐不透风,放不了太久。

  对此,昆明市食药监部门负责人回应表示,下一步昆明市将推行塑料筐全面改造升级,研发出更适合盛放米线的环保无害材料,确保米线上市后既保持新鲜又卫生干净。

  干米线 也要有证才能卖

  从多个农贸市场的走访情况来看,米线摊点基本都执行“禁裸令”,市民通过外包装、标签等“身份证”一眼就辨别出米线是否出自正规厂家。那么,在一些早点摊和餐饮企业中,又是什么情况呢?

  昨日,在官渡区一家米线店,记者发现面对顾客的操作台上除了摆放着卤鸡、酥肉等食物外,两大竹筐米线、卷粉也赫然在列。对此,记者询问店主,为何没有用规范的塑料筐,是否有正规厂家的生产标签?店主表示:“我们的米线都是从弥勒直接拉来的干米线,口感很好,每天根据当天需求量自己泡发。”按照此前的规定,对于其他州市进入昆明的鲜米线,必须出具厂家生产许可证,那么问题来了—不是鲜米线,是否也在监管范围呢?


  昆明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张云海表示:从其他州市进入昆明的干米线也必须出具合法的生产许可证,餐饮企业没有这个“许可证”同样不允许销售。市民如果举报,相关执法部门接到一起查处一起,第一次予以警告,第二次依法没收并罚款。云南信息报记者 李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