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酒品行业 > 正文

跳出大牌包围圈--破解中小白酒品牌生存困境(2)

2010/6/29 10:51:00 来源:网友

    2、市场中心被迫转移

  强势品牌的侵扰带给中小品牌的另一个威胁在于,市场拓展越来越困难,甚至被迫离开原有的生存核心区。

  以陕西南部市场为例,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基本是由泸康、城固、秦洋三大当地白酒品牌满足当地消费需要,但是在90年代前后,川酒北上,黔酒进陕,三大本地白酒的原有市场格局迅速被割裂,泸康、城固、秦洋不得在做出激烈反击,但本能的反击并不足以对抗一线白酒裹挟着的品牌和资本竞争优势,加之数十个二、三线外来品牌的凶悍夹击,在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蛋糕被别人抢走的同时,为了寻找新的市场机会不得不转移战场,北上长安,与西凤、太白、杜康争夺市场,陷入更为惨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尽管这反映出很多中小白酒品牌在当代市场大格局下不得不奋起竞争的需要,但我们也不难看到,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本地市场尚难自保,远途征伐群雄纷争之地,又何尝不是舛路重重! “背井离乡”是求生的需要,但也透射出中小白酒品牌的无奈!

  3、盈利能力降低

  中国白酒的盈利模式越来越来源于高附加值的品牌效应,尤其是一线品牌近年来连续主打高端市场,而白酒的利润来源也基本上来源于这个市场,因此一线强势品牌基本垄断了这个利润来源最大的细分区域,2010年的统计表明,茅台通过有效的高端市场“垄断”总利润率高居48%以上,五粮液整体利润率也达到了23%以上,但与此相反的是受品牌附加值影响多数的中小品牌的盈利普遍偏低,整体利润水平超过10%以上的不多,5%以下更是屡见不鲜,而至于勉强维持微薄利润的更是比比皆是。盈利能力的低下带来了一个直接的严重后果是,白酒市场已经从政策性增长转变为竞争性增长,而竞争性增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更需要规模上的竞争能力,但是因为资金短缺,会导致中小品牌规模拓展更加困难,在这种态势下,很多中小白酒企业开始沦为强势品牌的贴牌商,这进一步降低了自身与一线品牌抗衡的能力。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