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战争影响世界粮食格局 中国粮食出口将获新机

2003/3/27 0:00:00 来源:国际金融报
  3月26日,商务部公布的资料显示,伊拉克战争如果在短期内结束,对经济以及粮食贸易将不会有明显影响,但是如果是长期战争,将使全球经济受到影响,粮食市场也将受其波及。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虽然伊拉克战争将使得粮食运输成本增加,也使美国对亚洲国家的粮食出口有所抑制,但这些影响都只在战争久持不下的情况下才有所显现,目前而言效应并不明显。”

  商务部的信息显示,尽管目前粮食市场期货及现货价格都未因战争而出现大的波动,但国际市场粮食贸易已经出现了一些转变:由于联合国暂停了“石油换食品”的计划,导致澳大利亚等主要对伊粮食出口国家的贸易终止。仅对澳大利亚小麦局来说,战争就使其损失了伊拉克的8亿澳元的小麦市场贸易,并迫使其必须重新寻找新的买主。

  同时,战争将导致运费增加。

  尽管开战后石油期价下跌,主要是由于前期市场对此利多消息已反复炒作,但诸多专家均预期随着战争的持续,运费将继续看涨。除此之外,目前部分船运商已经不愿为远期船期运费报价。运费的增加势必导致进口商进口成本增加。

  另外,亚洲谷物的进口格局也将由于战争有所改变。首先中东地区的贸易无疑深受其害,粮食进口会暂停,如果战争延续时间过长,出现抢购,局势将更加严峻。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可能因美国等谷物主要供应国运输困难而出现供应短缺,并重新寻找新的供应国,一些非传统谷物供应国将会加入,传统贸易格局将会改变。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尚未对中国粮食市场造成明显的影响。但是如果战争持续时间较长,对中国粮食进出口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进口方面,战争对于中国的粮食进口将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美国作为中国进口小麦和大豆的主要来源国,即使在战争过程中不中断出口供应,也会因为运费的增加而导致进口的增加。由于前期油价的上涨,目前美湾至中国的运费每吨已涨至27美元左右,太平洋西北海岸至中国的运费也涨至每吨18美元,因此近日运费尚未明显变动。但如果战争持续,势必造成运费的再次上涨。目前个别船运商态度相当谨慎,只愿给出近期船只的运费报价。

  另外,由于战争,保险费的增加也将直接导致进口成本的增加。进口成本的增加将会直接影响进口商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数量减少。大豆方面,鉴于中国已经对巴西大豆发放许可证,因此大豆市场将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小麦的进口商积极性受到影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国产优质小麦的替代数量,并对国产优质小麦的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

  在出口方面,由于战争,中国谷物出口将会面临一些新的机遇。战争导致亚洲国家从欧美进口谷物受到一定制约,导致其不得不转移目光,寻求新的进口来源,中国小麦和玉米将是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较好选择。首先,中国小麦、玉米价格低廉;其次中国小麦、玉米数量充足;第三,中国政府对玉米、小麦出口持鼓励态度。另外,在运输上可以采取小吨位船运,有利于对东南亚的出口。

  其中,对台的粮食贸易值得关注。台湾在2002年由于国际市场玉米价格高企,以及美国西北海岸封锁的后遗症,一度允许从祖国大陆进口玉米。目前台湾进口商已开始担心战争将会导致从美国的进口受到中断。已经完成4月船期采购的台湾进口商已退出市场,等待当局是否会允许从祖国大陆进口玉米。台湾的玉米、小麦和大豆的需求中,90%来自美国,如果和美国的谷物贸易受到战争影响而受阻,台湾当局将会考虑减少对美国供应的依赖。

  之前,台湾“农委会”已成立紧急因应中东战事小组,维持各项民生需要的粮食,大宗饲料谷物的供应与价格稳定,“农委会”称,不排除必要时会专案开放祖国大陆物资进口。台“农委会”还称,目前小麦、玉米及黄豆库存量均可维持两个半月,价格也很正常。未来若出现供需明显失调,或是价格大幅上涨,“农委会”不排除专案开放大陆物资进口。

  宋国青接受采访时同时表示,由于中国处于通货紧缩的局面,因此战争导致的物价上涨并不会对中国产生直接影响。(记者 王礼)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