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我国生猪市场高位波动还能维持多久?

2005/2/19 9:59:02 来源:中国农业网
    去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在高价位运行,养猪效益明显增加,生猪存栏稳定增长。目前,虽然猪肉价格仍保持在较高的价位,但很多养猪户对未来的猪市顾虑重重,不知高价位还能运行多久。现从我国养猪市场的波动机理予以分析,供大家参考。

    我国猪肉人均消费量1980年为12.07千克,2002年为34.07千克,增长了182%。而消费者的肉类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牛、羊、禽肉的消费量逐步增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主要是造肉成本(价格)所造成的,当然也有收入、饮食习惯等其他因素。过去养猪有补贴,使猪肉的价格被扭曲了,禽肉比猪肉贵。现在是按市场规律(造肉成本)走,猪肉比禽肉贵了。

    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为什么会趋于下降呢?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是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可以表述为:当某一物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倾向于用其他物品替代变得较为昂贵的该种物品,从而最便宜地获得满足。如果猪肉的价格上升,而禽、牛、羊肉的价格不变,那么猪肉就会变成价格相对贵的东西,猪肉的购买量就会减少,而禽、牛、羊肉的购买量会增加。尤其是食品企业(如火腿肠),当猪肉价格上升时,它就倾向于用禽肉来代替,以减少猪肉的使用比例。消费者用便宜的肉类来替代需要时,企业也能用较小的成本来获得替代的满足。

    第二个是收入效应。即价格变化通过对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影响,进而影响物品的需求量。当你的货币收入固定不变时,价格上升就如同你的实际收入或者是购买力下降一样,于是很可能减少几乎所有物品的购买数量,这就导致了一种收入效应。

    此外,收入效应常常会强化替代效应。我们不要忘记,人们在食品的消费中,相对而言,猪肉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不小的。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共同决定了各种商品的主要特征。有些物品的需求变化是极富价格弹性的,如消费者在一种商品上花费了很多钱,而又存在着许多现成替代品,在这种情况下,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很强,需求量对于价格的上升会作出强有力的反应。但是,如果一种商品,如食盐,仅占消费者预算中很小的部分,食盐很难被其他商品所替代。同时,它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很小,其需求趋向于缺乏价格弹性。

  在农产品中,粮食是所有农产品的比价中心;在肉类中,猪肉是所有肉类的比价中心。

  不同物品的价格弹性差别很大,当一种物品的价格弹性很高时,意味着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反应强烈。价格弹性很低时,意味着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反应微弱。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一般缺乏弹性,这些物品是生活所必需的,即使价格上升,也很难舍弃。如果明天所有的食品和鞋的价格上涨了20%,你无法设想,人们不吃食品和光脚走路。因此,食品和鞋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另一方面,拥有替代品的物品比没有替代品的物品弹性更大,如果猪肉价格上涨的话,人们可以转而食用鸡肉、牛肉、羊肉等来满足对肉类的需求。因此,猪肉的价格弹性相对较高。

  最近的猪肉价格较高,养殖户和饲料加工业的利润也较高,这与当前我国的整个物价指数全面上涨(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的猪价很高,会提高农户养猪的积极性,加之粮食丰收,会降低造肉的成本。但这并不意味着养猪效益会很好,猪肉价格会很高。原因是人们对食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等基本作物的需求缺乏弹性,价格下跌,并不会使需求增加许多。所以,生猪的价格还要根据农民的总收益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来判断。因为我国的人均肉类消费量(动物性蛋白)还处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农产品供给急剧增长,超过需求的有限增加,必然会导致农产品价格相对于经济中其他物品的价格呈下降趋势。

  国家采取的农业税减免,粮食补贴,严禁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严禁拖欠民工工资政策的真正贯彻落实,必将会使农民收入增加。因此,今年的肉类价格还会持续保持一定的高位。否则,供给大于需求,农民收入减少时,猪肉价格就会下跌,使产业受损.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