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安全的“千里眼”

2005/11/9 9:23:40 来源:科技日报

    涉及麦当劳、肯德基、亨氏等企业的苏丹红事件;还有牙膏致癌、不粘锅致癌、PVC保险膜等等危及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政府、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记者近日了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已经着手建立国家食品安全监测信息系统。其中,食源性疾病信息监测系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国家食品安全监测信息系统,以网站的形式向公众开放(www.chinafoodsafety.net)。网站导航栏上有信息中心、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法规标准、监测信息等等选项。访问者可以在网站上查询到即时的食品安全信息、国家相关法规,卫生部的食品安全通告等等详细的内容。

    据了解,国家食品安全监测信息系统是一个严谨的信息平台。系统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食品安全监测数据管理电子化,从全国范围内采集食品卫生安全信息,监测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及时发布信息,加强对全国范围食品安全监测管理,可谓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的雪亮“眼睛”。

    依靠信息技术成倍提升效率

    据悉,在整个国家食品安全监测信息系统的建设中,由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规划和实施的食源性疾病信息监测系统,在2004年5月正式上线投入使用。这套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对食源性疾病信息的采集、统计、预警,加强对食源性危害的控制。

    在监测系统上线前,食源性疾病信息的报送过程通常是:全国每个防疫站要先把采集到的数据,报送给地市级监测站,随后地市级监测站再报送给省级监测站,最后再汇总到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专家樊永祥介绍:一般防疫站通过手工或Email方式报送几百份的数据,效率非常低,整个过程来回要花几十天,而且报送上来的都是每个省发布的最后统计结果,无法看到每一个具体案例。

    太极公司项目经理翟鑫表示,在原来的手工报送方式下,不仅数据传送不及时,数据的准确性也无法保证。现在,只要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网站,输入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实时在线填写数据信息。

    “实时在线、个案翔实”是樊永祥对这个系统价值的评价。由于数据能够通过网络实时报送,原来要花几十天才能做完的事情,现在几天就可以完成,甚至实时传送;而且每一个案例都可以准确地呈现出来,便于做更深层次的分析研究。

    目前全国15个省级监测站已经能通过登录这套系统,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污染物的监测情况直接报送上来,基本能够实时采集受污染的食品信息,并及时传达给社会,把危害降至最低。

    从“被动应急”到“主动防御”

    以往有重大事件,由于消息闭塞,政府和群众得到的信息很难做到详细、及时、准确。导致灾害救助行动难于开展,救援物资也不能“对症下药”。

    进行统计分析和预警,实现“主动防御”,正是食源性疾病信息监测系统未来建设的最终目标。毕竟,数据采集只是基础的工作。要实现分析和预警功能,就需要进行数据挖掘。

    据翟鑫介绍,下一步,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会在原有系统的功能模块上,不断完善信息报送功能,尤其是提高报表处理、报表展示和预警功能。目前,太极一方面正在逐步积累,不断完善知识库体系包括完善预警体系,增加监测标准等;另一方面,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将和太极一起,扩大这个系统的覆盖范围,向更多省市推广应用,甚至还将扩展到医院去,以便从医院开始,就能把相关信息实时报送上来。只有将食品安全和疾病监控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最及时地发现病源,及时防治。

    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督系统都建立在医院,通过一些症状来给政府或是管理机构提示出可能发生的疾病。可喜的是,近期,“国家食品安全监测信息系统”将搬进一些试点医院,与医院现有信息系统并行工作。食品安全系统与症状监测系统的结合,不仅使上报更加及时,而且还可以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了这套平台的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做到对疫情的“主动防御”,可谓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