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姜价暴涨背后游资身影隐现

2010/8/23 8:40:43 来源:网易

    与之前的绿豆、大蒜价格暴涨相似,生姜价格剧烈波动的背后,依然少不了炒家的身影。而这些炒家中,既有已做生姜生意10年来的“老炒客”,也有少量在暴炒大蒜、土豆之后,转战而来的“新炒家”。

  同时,去年生姜减产一成左右。生姜的短缺,这客观上给了众多群体合力推高姜价的机会。

  本版撰稿 记者 于蓓蕾

  奇特一幕

  别人要价4元,

  他们主动还价4.3元

  “那几天,一批莱芜人突然出现在市场上,并且,他们的做法非常怪异,别人一斤要4块的姜,他们不但不往下侃价,反而主动喊高到4.3元一斤;接下来的第二个人,别人要4.3一斤时,他主动加到4.6元一斤。几个莱芜人轮流下来,市场上开始疯传,外边缺姜了,会涨到5元钱以上。其实,这些莱芜人根本没买这些姜,他们只是请姜农当‘托’,最后每人给了100元‘辛苦费’,姜价却实实在在炒起来了!”在安丘姜蒜市场做了10多年生姜贸易的孙长顺,绘声绘色向记者描述起了发生在这里的奇特一幕。

  待姜价涨起来后,这几个人就从市场上销声匿迹了,至今再没出现过。孙长顺说道,就是这几莱芜人,使姜价在7月28日,出现了4.6元每斤的最高价。

  “这几位莱芜人里,一位姓谢的经理跟我很熟,他常年往深圳等地批发生姜,利润很高,所以,他的手头上有不少资金,能存不少的货。”兴安街道办一位姓李的姜贩告诉记者。

  开了10多年洗姜厂,如今专做向中东、日本等地区生姜贸易的王兴庆也说:“这些莱芜客商,天天来去匆匆的,不大跟别人说话,显得挺神秘。可他们出手很大,估计手头上怎么也有个三五百万资金,加上他们收姜时出手大方,在市场上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大家的密切关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