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姜价暴涨背后游资身影隐现(2)

2010/8/23 8:41:00 来源:网易

    炒客自述

  没见到姜,

  但名下的姜一辈子吃不完

  除了莱芜的炒姜客,市场上“囤姜”的还有临沂人,此外,江苏人、安徽人也很多,有时,还有浙江人、上海人等。“前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浙江人向我打听大黑埠姜蒜批发市场在哪,这位浙江客商,是第一次来做生姜生意。据他自己说,他是看到了身边有朋友今年做姜发了大财,于是,也想来看看找点机会。”姜农小谭告诉记者。

  潍坊富大食品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还曾见到过江苏的炒家。虽有过一面之缘,但这位江苏的炒家始终未向其透露过真实的身份。至今,他只知道这位炒家“来自江苏的一个大公司,很有经济实力”。

  据媒体报道,一位上海白领曾自述道,去年他跟人合伙炒大蒜,狂赚一笔后,今年又转而炒姜的故事,据他称:“自己拿着近300万元的资金,跟着朋友投身到了炒姜的队伍,成了一名‘资本炒家’。没见到姜,也没见到仓库,但我名下的姜可能这一辈子都吃不完了。”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记者的身边,确实有这样真实的“炒家”存在。

  在济南工作的沂水人蔡先生,虽然年龄不大,却已经有了5年的“炒客”经历:“开始时,我把钱投到我哥那里,由他来帮我做大蒜,其实,蒜存在哪,怎么出手,我都不知道,全由我哥一手打理。赚了钱后,我哥就会把利润给我。”从去年开始,由于大蒜被炒得连高手看着都有些胆寒,他的哥哥转而开始囤土豆,“虽然赚得比大蒜少多了,但一冷库怎么也能赚辆新车。”他说到,后来,大家又看到了生姜的“升值”空间,于是,身边不少人开始转投生姜,蔡先生跟着哥哥,也成了其中的一员。

  市场分析

  今年丰收成定局

  届时姜价将回落

  “其实,姜与蒜有很大的不同,大蒜需要存在冷库里,蒜农多数一收获就出手,经销商垄断了市场上的大蒜后,可较容易地抬高价格。而生姜只要存在姜窖里,很容易就能存一年,这决定了炒家不可能垄断这个市场。今年姜价畸高,减产是一个原因,此外很大程度上是外地客商诱导,众多群体合力推涨的结果。”安丘市农业局生产科科长赵凯说道。

  “去年生姜产量少,这确实是事实。”在采访中,记者从许多人口中听到了这个答案。根据潍坊市农业局的统计,去年该市生姜减产10%左右,总产量约为10亿斤。

  生姜减产以及国际需要增大,使一些炒家从中看到了炒作的机会,而姜农也乐于自己手里剩下的姜能卖个好价钱。于是,姜农和客商中间开始盛传,现在市场上70%的存货都消化了,现在,只剩下了30%。“听说快没姜了,姜农于是也趁机提价。许多作贸易的担心到时候没姜可卖,都来抢姜了,才让姜价涨了这么多。”做了10多年生姜贸易的孙兴奎说道。

  对此,马德成却认为:“其实,现在市场上至少还有40%的量。”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姜农手里有货,那些搞出口的人和公司手里,都必须存一点,现在各个冷库里还是有不少姜的。”

  “估计新姜下来之前,姜价不会落下来太多。但今年的天气算是丰调雨顺,非常适合姜生长,到目前来看,今年的新姜丰收已经成了定局,到时候,价格一定会明显回落。”马德成说道。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