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保证食品安全还得下猛药

2007/2/8 9:24:01 来源:中国法院网

    2007年伊始,国家相关部委将目光齐聚食品市场安全:商务部将食品安全写入一号令;农业部派出5个督查组,对河南、广西、江西等9个省(区、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开展督查;国家工商总局制定下发了《2007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将今年确定为“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国家质检总局宣布将对所有食品添加剂实现市场准入。(人民网-人民日报)
    这一消息让每日里提心吊胆地举着筷子的老百姓松了一口气,有关部门的重视起码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回视刚刚过去的2006年,传得沸沸扬扬的苏丹红、闹得人心惶惶的红心蛋、一夜之间变为洪水猛兽的多宝鱼、层出不穷的添加剂丑闻……食品安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食品卫生一次次地挑战着人们的心理承受极限,在一次次地诘问到底什么还能吃之后,在一遍遍地痛斥黑心的商家之后,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疑惑的目光转向了有关国家机关,开始质疑他们的工作成效。可以说,2006年的食品安全领域,充斥着的是媒体的爆料、公众的指责、政府部门的辩解。

    无庸讳言,我们的食品安全领域是患了病,而且病得还不轻。第一个症状就是商业道德的缺失。为了追逐商业利润,商品生产中偷工减料、滥加添加剂,擅自降低卫生标准以减少生产成本,这直接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再一个症状就是政府部门监管的不力。纵观2006年的食品卫生问题,几乎都是在媒体的明查暗访之下才得以浮出水面,这就使得社会公众在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厂家口诛笔伐之后仍会质疑:政府为什么总是慢半拍?再加上隐藏在背后的官商勾结、对不合格食品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是加剧了社会对政府部门的不信任。作为应进行事先监管的“防火墙”、事后及时补救的“专杀工具”的失灵,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力加剧了食品卫生问题的恶化。再有就是我们的相关食品卫生标准的滞后。人们对食品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中添加各种作料的手段也越来越隐蔽,而食品卫生标准却是十年如一日,使得你有时甚至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明知是对人体有害但是它却符合行业标准,这种尴尬的局面带来的是食品卫生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重病还需猛药医,面对着日益严峻的食品卫生局面,讳疾忌医视而不见已经不可能了,多检查几家食品生产厂家,多查处几类不合格食品,也不过是普通的打针吃药,或许能延缓一下病情,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得对食品卫生领域动大手术了。食品添加剂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算是从生产源头上加强了监督,2007年5月1日,《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将正式施行,届时协议准入制度、经销商管理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购销台账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必将随之建立和完善,对食品的流通加强了监管,再加上国家工商总局已经明确将今年定为“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将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的整顿,这样看来,这几项措施似乎都算得上是猛药,而且是对了症的猛药。但是再好的药也只有真正喝下去才能发挥疗效,再好的措施也只有真正落实了才能有效。希望2007年的食品市场不光有年初的“雷声”,还能有岁末的“大雨”,毕竟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